English

纪录片的“热”与“冷”

2000-07-24 来源:生活时报 兰波 我有话说

纪录片突然像天气一样在我们这个城市热起来,一点也没有先兆。先有《我们的留学生活》和它的制作人张丽玲因有报刊指其“作假”而不断出现在媒体的新闻榜上,这其中的琐碎本身与纪录片无关,但是这事发展到“官司”,不由得使得原本平淡、被冷落的“纪录片”领域沸沸扬扬“热”起来。这有点突然。

其实,纪录片长时间处于低谷“冷”状态是不争的真实,中国几乎没有群众基础,这是纪录片制作者和电视台的共识。然后,这样“经验式”的观点却轻易被《我们的留学生活》打破,此片竟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,炙手可热。其中说法很具代表性:制作者很能吃透国内观众希望看到什么东西,全力迎合,她提供的其实是国外也很流行的“肥皂纪录片”;张丽玲本人是个营销学专家,她深谙当前电视市场的需求,通过正反方的“炒作”,使得原来的“冷点”变成现在的“热点”,收视率自然也上去了。

噢,原来如此。转念一想,问题出来了:那我们已经占据国家和地方电视台那些纪录片人又在干什么呢?他们为什么不也学着精明的女人家如此这番一般,要真有咱老百姓感兴趣的题材,中国的纪录片不又热起来了吗?其实,也是我见识少,果真那帮俨然将使命感扛肩头的纪录片人也真没闲着,他们虽没有将观众的眼球吸引到纪录片上的能力,折腾个片子在国外得奖的事例也不少。可不料在2000年6月21日的北京国际电视周纪录片赏析和研讨会上,让人感到寒意和深入骨髓的不安。以前,我总认为以张艺谋为首的第5代电影导演的个人视觉中的“中国状态”,打着所谓的“人文”旗号,误导了外国评委和观众的“中国情结”。然而,一部在国际获奖的纪念片《婚礼》,呈现了中国广大农村的婚姻却还是一种交易。没有人否定这种现象的存在,问题是这种现象真的在中国很有代表性吗?难道中国的纪录片要走向世界,就必须尊重某些外国人的欣赏习惯,于是老、少、边、穷成为一种风尚?所幸的这位编导坦言,拍此片的缘由仅仅源自于一个法国女孩对中国婚姻的印象。所幸的是中国一代年轻的新纪录片人已经出现,他们直接说“不”,他们并不叛逆谁,而是直言他们看到和体会到的中国现状。

但愿,从今往后,纪录片不一定要热,但它至少不应该让人看了心冷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